以下是十首頂級絕美的風景詩的簡短內容
1. 《登高》 - 杜甫
風急天高猿嘯哀,渚清沙白鳥飛回。
無邊落木蕭蕭下,不盡長江滾滾來。
2. 《望廬山瀑布》 - 李白
日照香爐生紫煙,遙看瀑布掛前川。
飛流直下三千尺,疑是銀河落九天。
3. 《江雪》 - 柳宗元
千山鳥飛絕,萬徑人蹤滅。
孤舟蓑笠翁,獨釣寒江雪。
4. 《早發白帝城》 - 李白
朝辭白帝彩云間,千里江陵一日還。
兩岸猿聲啼不住,輕舟已過萬重山。
5. 《山居秋暝》 - 王維
空山新雨后,天氣晚來秋。
明月松間照,清泉石上流。
竹喧歸浣女,蓮動下漁舟。
隨意春芳歇,王孫自可留。
6. 《使至塞上》 - 王維
單車欲問邊,屬國過居延。
征蓬出漢塞,歸雁入胡天。
大漠孤煙直,長河落日圓。
蕭關逢候騎,都護在燕然。
7. 《飲湖上初晴后雨》 - 蘇軾
水光瀲滟晴方好,山色空蒙雨亦奇。
欲把西湖比西子,淡妝濃抹總相宜。
8. 《登鸛雀樓》 - 王之渙
白日依山盡,黃河入海流。欲窮千里目,更上一層樓。
9. 《望天門山》 - 李白
天門中斷楚江開,碧水東流至此回。
兩岸青山相對出,孤帆一片日邊來。
10. 《江南逢李龜年》 - 杜甫
岐王宅里尋常見,崔九堂前幾度聞。
正是江南好風景,落花時節又逢君。
這些詩歌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自然景色的壯美與秀麗,表達了詩人對大自然的熱愛和向往之情。
參透自然的詩韻——十首頂級絕美的風景詩
風景詩,是指以自然之景作為核心意象,并透過景物透射哲思的一種古典詩歌類型,既是抒情的工具,亦是哲理的載體。此類詩歌或寫山水之壯美,或概括景致與情感的交融,字字珠璣,句句入畫,堪稱詩歌藝術與自然融合之典范。以下精選十首,各具代表性。
---
1. 《夜雨寄北》——李商隱
君問歸期未有期,
巴山夜雨漲秋池。
何當共剪西窗燭,
卻話巴山夜雨時。
這詩以巴山夜雨為意象,表達內心對親友的深沉思念。言簡意賅,卻將情緒寓于景中,極具畫面感和共鳴性。
---
2. 《夜下征虜亭》——李白
金陵王氣黯然收,
徐孺雖佳經幾秋?
憑長江、浪打石城頭,
思昔撫弄臨江流。
此詩以長江壯闊起筆,勾勒歷史滄桑與自然永恒的對比。文筆雄健,引人深思,在景情交融中,借長江之水抒懷。
---
3. 《獨坐敬亭山》——李白
眾鳥高飛盡,
孤云獨去閑。
相看兩不厭,
只有敬亭山。
在一種近乎空靈的意境中,與山為友,突出人與自然的契合。詩歌語言質樸而深邃,表達了官場失意后的超脫心境。
---
4. 《望岳》——杜甫
岱宗夫如何?
齊魯青未了。
造化鐘神秀,
陰陽割昏曉。
蕩胸生曾云,
決眥入歸鳥。
會當凌絕頂,
一覽眾山小。
此詩表現泰山之雄偉,抒發青云之志,既有空間上的壯闊,也有抒情的激越,堪稱詠山的絕唱。
---
5. 《山中問答》——李白
問余何意棲碧山?
笑而不答心自閑。
桃花流水窅然去,
別有天地非人間。
語言輕松灑脫,意境清幽空靈。透過桃花流水等意象,表現出“世外桃源”般的自然生活之美,令人陶醉。
---
6. 《渭村田家》——王維
野老歌高枕,
人間與我疏。
召得千鐘粟,
自鋤明月趨。
此詩以田家生活平凡而脫俗見長。用“明月趨”的意象,勾勒耕讀生活之美,表達歸隱田園之樂趣。
---
7. 《書湖陰先生壁》——王安石
茅檐長掃凈無苔,
花木成畦手自栽。
一灣水繞前出現,
兩座低山列屋回。
應天長伴青山在,
猶喜先生未我猜。
以簡淡清麗之筆寫景清晰,剛柔相濟,順手拈來皆成佳境。極具生活氣息又顯雅致山水之意。
---
8. 《秋聲賦》——劉禹錫
千尋劍履溯乾坤,
仙客停車聽秋分。
古詩往往言簡意賅、象外有情。此句以秋聲為引,融人情于景,有禪意,又有滄桑感,為文人審美典范之作。
---
9. 《題西林壁》——蘇軾
橫看成嶺側成峰,
遠近高低各不同。
不識廬山真面目,
只緣身在此山中。
既有山水現實描繪,也隱含哲理思考。語言質樸,但意境宏闊,巧妙傳達了觀察問題多角度的重要性。
---
10. 《涉江采芙蓉》——古詩十九首
涉江采芙蓉,
蘭澤多芳草。
采之欲遺誰?
所思在遠道。
語言質樸而表面清新,繼而蘊含深情。此詩以芙蓉芳草為襯,使抽象的情思變得具體可感,為后世愛情詩創作開辟新境。
---
尾聲:詩中有畫,畫中有境
風景詩的魅力不僅在于其自然之美,更在于它將人與自然、情感與哲思有機融合,拓展了詩歌的審美空間。它們既是山水與情感的對話,亦是藝術與哲理的橋梁。逡巡于字句之間,或可見天地氣象,或可感人生幽微。正是這些詩歌,使文字的界限不再堅硬,讓讀者真正踏入詩意的世界——那片游移在時間與空間中的天地,美得令人心醉。